中國家庭教育史(出書版)分節閲讀 56

馬鏞 / 著
 加書籤  朗讀 滾屏

①《省事》第301页。

【收藏二奇書屋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
②《省事》第301页。

③《省事》第301页。

④《涉务》,第297页。

⑤《涉务》,第297页。

-- 181

中国家育史961

育主张还是很有步意义的,其家容之广泛是般士夫家能比的,真正现专博结

颜之推还主张为学应虚心、扎实。

强调能骄傲自:“夫学者所以益耳,见读数十卷书,者,慢同列,疾之如仇敌,恶之如鸱枭,如此以学自损,如无学也。”

①为学能骄傲自,也能师心自是,应虚心地与切磋:“《礼》云:‘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

‘盖须切磋相起,明也。

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广坐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“

②个的才智毕竟有限,如果流,思想必然受到限制。同样,写文章也须虚心与商量:“学为文章,先谋友,得其评裁,知可施行,然手,慎勿师心自任,取笑旁。”

③颜之推还针对当时士夫把听途说的东西当作学问,愿扎实钻研的缺点,提倡“眼学”

:“谈论制义,援引古昔,必须眼学,勿信受。江南闾里间,士夫或学问,盖为鄙朴,听途说,强事饰词,呼征质为周郑,谓霍为博陆,皆耳学之也。”

所谓的眼学,就是与听途说的“耳学”截然相反,对事自观察和入钻研,直到获得确切的结论为止。颜之推就是这种眼学的实践者,《颜氏家训》中就有几个例子是说明作者是如何钻研事的。例如,颜之推曾跟随齐主往并州,在艾县见

①《勉学》第165页。

②《勉学》第195页。

③《文章》,第239页。

④《勉学》第202页。

-- 182

071中国家育史

个村子名猎闾村,又见晋阳东百余里有个地方名为亢仇城,知这两个地方原本是何地,古今,查阅了《字林》、《韵集》,乃知猎闾旧名余聚,亢仇旧是亭,悉属艾。当时太原王劭撰乡邑记注,得知这两个旧名,喜。

这例子反映了颜之推的寻问底的笃实学风。

应该肯定,的眼学有近代科学所谓的观察与分析的义,是正确的学习方法,的真才实学与这种学习方法是很有关系的。

四、论修治家

颜之推的修论继承了儒家的传统,以孝悌仁义为主容。同时,由于“离”年代,因而更强调节和知足。颜之推虽然历仕四朝,为鲜卑贵族效,但心始终保存着节观念,并把这种观念传给子,希望们成为正直尚的在《颜氏家训》中举了个反面例子,说明自己对子的期望。齐朝有个士夫说:“,年已十七,颇晓书疏,其鲜卑语及琵琶,稍通律,以此伏事公卿,无,亦事也。”

①颜之推对这种向权贵献荣的子计划极为反,对子叮嘱:“若由此业自致卿相,亦愿汝曹效之!”

②反映了蕴积中的凛然正气。

子:“夫生惜,可苟惜。涉险畏之途,祸难之事,贪以伤生,谗慝而致,此君子之所惜哉;行诚孝

①《子》,第36页。

②《子》,第36页。

-- 183

中国家育史171

而见贼,履仁义而得罪,丧生以全家,泯躯而济国,君子咎也。“

①这番话同样表现了的正义和对子理想格的期望。

知足守谦是国传统观念之,而颜之推这观念更加理论化。认为,望是无止境的,望无限膨,必然导致败亡:“周穆王、秦始皇、汉武帝富有四海,贵为天子,知纪极,犹自败累,况士庶乎?”

②只有为自己立个限度,知足守谦,才能立于败之地:“《礼》云:‘可纵,志

‘宇宙可臻其极,知其穷,唯有少知足,为立涯限尔。“

③这种为自己立“涯限”的法是其先祖所创,规定“自今仕宦二千石,婚姻家。”

④颜之推对这限度化为“二十之家,婢盛多二十,良田十顷,堂室才蔽风雨,车马仅代杖策,蓄财数万,以拟吉凶急速。

啻此者以义散之,至此者勿非之。“

⑤总之,富,只保持中等平。官也只中品:“望五十顾五十,足以免耻,无倾危也。此者,当罢谢,偃仰私。”

⑥这种知足守谦主张,于儒家“谦虚冲损,可以免害”

⑦的思想,更生经验。

颜之推说,

①《养生》,第333页。

②《止足》,第317页。

③《止足》,第316页。

大家正在讀